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心房颤动1533例病因及治疗策略变化分析

心房颤动1533例病因及治疗策略变化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近8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病因变化和治疗策略转变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资料完整的房颤患者839例,与1990年1月至1997年12月的房颤患者694例为对照.结果 (1)近年来高血压(34.3%)、冠心病(29.4%)已超过风心病(20.5%)成为房颤的主要病因,老年患者增多(60岁以上者占68.3%).(2)阵发性房颤多采用复律治疗(51.4%),药物多为胺碘酮(67%)、心律平(24%).(3)慢性房颤治疗以控制心室率(76%)为主,药物选择为洋地黄类(39%)、β-受体阻滞剂(36%)、钙拮抗剂(25%),有不足1/2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试行复律.(4)抗血栓治疗以抗血小板为主(77.9%),药物多为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华法林)占10.1%.结论 近8年来房颤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冠心病,治疗策略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对于存在血栓高危因素者应以抗凝治疗为主,目前还存在抗凝治疗强度及剂量不足,控制心室率治疗不规范等问题.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年第19期|1517-1519|共3页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律失常治疗中心,重庆,40001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内科学;
  •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病因; 治疗; 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