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孤立性升主动脉炎的外科病理学观察

孤立性升主动脉炎的外科病理学观察

         

摘要

目的拟对比累及升主动脉的大动脉炎,分析孤立性升主动脉炎外科病理学特点。方法 从阜外医院近20年共965例升主动脉病理资料中筛选出主动脉炎40例。收集临床资料如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数据、手术所见、激素治疗与否及随访情况。病理测量主动脉壁及各层的厚度,判断炎症的活动性,观察有无多核巨细胞、炎性坏死、层状坏死和粥样硬化。2组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而率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40例升主动脉炎中检出25例孤立性升主动脉炎(占升主动脉疾病的2.6%),8例大动脉炎,其他7例。孤立性升主动脉炎的发病年龄略高于大动脉炎[(46±12)岁与(34±14)岁,t=2.30,P>0.05],而男女之比接近(1.1与1.0,t=0.01,P>0.05)。临床表现主要为动脉瘤,但孤立性主动脉炎的主动脉外径高于大动脉炎[(59±18)与(46±12)mm,P>0.05],并有较多的无症状病例(28%与0,χ~2=2.98,P>0.05),红细胞沉降率(ESR)多不升高[(15±17)与(27±25)mm/1 h,U=48.50,P<0.05]。2组均有过半的病例术中可见主动脉壁水肿、增厚或钙化。孤立性升主动脉炎不及大动脉炎动脉壁增厚明显[(2506±493)与(3300±430)μm,t=3.00,P<0.01],但前者的多核巨细胞、炎性坏死、层状坏死和伴发粥样硬化多见。2组分别有80.0%和87.5%的病例出现主动脉瓣反流,但是瓣叶炎症均少见。使用激素的5例孤立性升主动脉炎随访期内无并发症发生,20例未用激素的患者中3例出现瓣周漏。而3例激素治疗的大动脉炎中1例术后新发腹主动脉瘤,5例未用激素患者2例术后分别出现瓣周漏和锁骨下动脉闭塞。结论孤立性升主动脉炎较大动脉炎累及升主动脉常见,但两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有一定差别。由于孤立性升主动脉炎激素疗效的不确定性,为避免过度治疗,建议术后暂不启动激素治疗,而应加强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