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狼疮带试验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意义探讨

狼疮带试验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意义探讨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自身免疫功能失调、临床表现多样为特征的常见病,该病可导致多脏器、多系统损害,其中皮肤损害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然而大约有6%的SLE患者以肾损害为最先出现或唯一的临床表现,以致于临床确诊较为困难[1]。一般认为抗核抗体(ANA)对诊断SLE有较大意义,而狼疮带试验(LBT)在诊断SLE中的价值仍有争议。本文旨在探讨LBT在SLE诊断中的临床意义。rn  1 资料与方法rn  1.1 病例选择:76例SLE患者全部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2],均为1988-1999年本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2例,女64例,年龄12~63岁,病程4 d~11年。有皮肤损害者42例,占55%,肾损害53例,占70%,肾活检22例,占29%,所有患者住院时均为未接受过激素治疗的初发病人。rn  1.2 方法:ANA测定采用荧光抗体法,滴度大于1∶20者为阳性。LBT取腕上部伸侧皮肤活组织5 mm×5 mm,低温冰冻切片处理后,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肾穿刺活检病理组织分型按1995年WHO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