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索SSc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特征及预测SSc发生血液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SSc患者临床资料180例, 回顾性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采用SPSS 19.0软件, 使用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 χ2检验、Logistics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 180例SSc患者中70例SSc合并血液系统损害, 占38.9%。血液系统损害组出现贫血51例(72.9%), 白细胞减少24例(34.3%), 血小板减少24例(34.3%), 2系及2系以上血液系统损害22例。②临床症状:血液系统损害组易出现关节炎(χ2=4.815, P=0.028), 而在性别、年龄、病程、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雷诺现象、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实验室检查:ESR、CRP在血液系统损害组升高, 而白蛋白减少(Z=-2.448, P=0.014;Z=-2.450, P=0.014;Z=-4.773, P&0.01);抗dsDNA抗体和抗核糖体-P阳性率在血液系统损害组较高(χ2=5.428, P=0.020;χ2=8.169, P=0.004)。④预后:在随后的6~12个月随访过程中, 白细胞减少组更易恢复, 而血小板损害组恢复更困难。⑤ 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抗核糖体-P抗体阳性可能是SSc血液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OR=3.930, 95%CI(1.130, 13.666)](P=0.031)。结论 SSc并发血液系统损害常见, 其临床症状表现更严重, 部分患者恢复困难。抗核糖体-P抗体可能是SSc发生血液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