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系统性红斑狼疮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SLE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入选SLE随访队列中90例既往无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记录人口学特征、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SLE相关指标、SLEDAI、医生对病情的整体评估(PGA)及脏器损伤指数(SDI)。根据超声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有无动脉斑块形成,将患者分为合并或不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90例SLE患者的IMT均值为[(0.53±0.19)mm]。18例(20%)患者内中膜增厚或者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判定为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传统危险因素方面,与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比,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SLE患者年龄更高[(36±13)岁与(49±17)岁,Z=3.033,P=0.002],收缩压更高[(123±14)mmHg与(138±27)mmHg;Z=2.407,P=0.016]及Framingham评分更高[3(-4,9)与10(5,16);Z=3.167,P=0.002];在SLE相关危险因素方面,SLEDAI[4(2,6)与8(2,15);Z=2.939,P=0.003],PGA[1(0,2)与2(1,3);Z=2.723,P=0.006]、肾小球滤过率(eGFR)[(85±17)ml/min与(67±20)ml/min;Z=-3.307,P=0.001]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ramingham评分[OR=1.157,95%CI(1.042,1.286);P=0.007]和SLEDAI[OR=1.184,95%CI(1.030,1.361);P=0.017]是SLE合并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SLE疾病活动度也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SLE长期治疗中要重视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早期干预,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