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卒中杂志》 >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订感染预防策略提供思路。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感染部位及时间分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884例急性卒中患者,男性2138例(74.1%),IS 2049例,ICH 531例,SAH 304例。426例患者住院期间出现感染,发生率为14.8%,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卒中后4(1~7)d。IS、ICH及SAH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10.8%、21.3%和29.9%,呈逐渐升高趋势。肺脏为急性卒中后感染率最高且最早出现的感染部位。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增长(OR 1.038,95%CI 1.026~1.050,P<0.001)、合并心力衰竭(OR 2.339,95%CI 1.197~4.572,P=0.0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 3.297,95%CI 1.676~6.486,P=0.001)、卒中类型为脑出血(OR 2.162,95%CI 1.548~3.021,P<0.001)或蛛网膜下腔出血(OR 8.271,95%CI 5.591~12.236,P<0.001)、入院NIHSS升高(OR 1.162,95%CI 1.132~1.193,P<0.001)及住院时间延长(OR 1.138,95%CI 1.109~1.168,P<0.001)为急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是急性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且发病时间早。年龄升高、合并心力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神经功能损伤较重的患者感染发生率升高,与IS相比,ICH和SAH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