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微创房颤术中电生理标测和迷走神经节消融技术的应用

微创房颤术中电生理标测和迷走神经节消融技术的应用

         

摘要

目的总结微创房颤术中电生理标测和迷走神经节消融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5月共18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微创胸腔镜辅助下射频消融术,术前、术后分别标测电生理,标测双向阻滞隔离效果,观察和总结迷走神经节的分布规律。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结果。结果全组微创手术均顺利完成。住院期间无患者死亡,无永久起搏器置入等严重并发症。92%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左心房电位可以被隔离,达到传入和传出双向阻滞。89%的患者为神经节标测阳性,阳性迷走神经节的分布呈一定规律,右肺静脉侧阳性神经节较左侧多。86%的患者迷走神经节分布在肺静脉前庭侧,而非肺静脉口侧。微创射频消融平均需5~6道方可达到肺静脉双向阻滞和去神经化。随访术后3、6、12、24个月的窦性心律分别为83.7%、82.4%、85.4%和83.9%。术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消融术中迷走神经节阳性位点多的患者(>6个)81.3%为窦性心律,而迷走神经节阳性位点较少(≤2个)的患者52.6%为窦性心律。结论术中电生理隔离双向阻滞验证和迷走神经节标测与消融技术可获得良好的远期房颤消融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