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抗反流手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抗反流手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摘要

目的探讨抗反流手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机制,并利用贲门入口点位测定法评价抗反流手术疗效。方法 1992年至2008年,经腹手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1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典型Nissen手术组27例,短松式Nissen手术组109例。结果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1个月内典型Nissen手术组出现吞咽困难2例,反酸1例;短松式Nissen手术组反酸9例,轻度吞咽困难3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典型Nissen手术组27例,其中2例有明显吞咽困难,1例恶心、呕吐,2例24 h食管pH监测有明显酸反流;短松式Nissen手术组105例,其中2例有吞咽困难,3例复发,7例24 h食管pH监测有明显酸反流。典型Nissen手术组和短松式Nissen手术组术后2年有效率分别为81.5%和88.1%,两组间手术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入口点位测定:抗反流手术术前贲门入口位于10点~11点间占80.1%;术后贲门入口位于9点以下占91.7%。结论经腹的典型Nissen手术、短松式Nissen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其机制为通过简单的胃底折叠,加固多种抗胃、食管反流机制,如升高LES压力、延长LES长度、加深和加固His角和增加腹内食管长度等,其中最主要抗反流机制在于延长腹段食管,使贲门入口下移至9点或9点以下位置。贲门入口点位测定法对抗反流手术的成功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