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的生物力学意义。方法选择1994-07/2002-03在沧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4例,伴发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7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29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患者34例术前均行MRI检查,常规行矢状位及水平位、T1及T2加权像扫描。观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脊髓受压、受损的程度。结果①病变3个节段以上29例,占85%。受累节段椎体前后缘可见低信号突出物。②病变节段硬膜和脊髓受压变形,受累节段前方或前后方压迫脊髓,在水平横断面上显示脊髓弯曲、变扁、凹陷,向前后或两侧移位,矢状纵切面显示颈脊髓呈蜂腰样或串珠样改变。多节段受累者脊髓变细较明显。③脊髓内呈T2高信号即囊变、空洞、软化者9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论证了颈椎的多节段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最终是多节段性的。脊髓受压变形的MRI表现均是脊髓受压应力、张应力和脊髓弹性蠕变的生物力学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