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肥胖患者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导丝误入右心房及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肥胖患者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导丝误入右心房及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摘要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行B超引导下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中肾静脉损伤导致造瘘管置入腔静脉、导丝进入右心房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收治的1例左输尿管结石左肾积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0岁。因反复左侧腰部疼痛5年,检查发现左肾结石伴左肾积水入院。患者有大量饮酒史3年,高血压病、糖尿病史6个月。体质指数35.9 kg/m~2。查体:血压150/110 mmHg(1 mmHg=0.133 kPa)。左肾区叩痛明显。B超检查: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见约1.5 cm×1.0 cm强光团,后伴声影,左肾中度积水。CT检查: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中度积水,增强扫描左肾皮质CT值100 HU。全麻下行B超引导下侧卧位MPCNL。术中建立经皮肾通道时因出血导致视野不清,留置斑马导丝及肾造瘘管准备二期行MPCNL。结果术后第7天复查CT发现导丝位于右心房,肾造瘘管位于腔静脉内达肝门水平。在CT引导下拔出导丝,每次约10 cm,观察5 min,患者无不良反应则再拔出10 cm,共5次将斑马导丝退入肾造瘘管内,将肾造瘘管退至肾分支静脉内距肾盂1 cn处停止,待分支肾静脉穿刺口血栓形成和愈合。术后第9天再次在CT监视下将肾造瘘管退入肾盂内,引流出清亮黄色尿液。术后第14天在全麻下经原通道行MPCNL,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寻及约1.5 cm×1.0 cm结石,在输尿管镜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检查各肾盏及输尿管上段无残石后,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术中及术后无血尿,患者无不适。二次手术后3 d拔除肾造瘘管。二次手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患者无特殊不适。结论肥胖患者行B超引导下侧卧位MPCNL时经皮肾通道建立难度大,术中穿刺深度与术前CT检查测量的距离存在误差,易导致损伤。术中肾静脉损伤及肾造瘘管误入腔静脉时,可以通过夹闭造瘘管进行止血。在充分做好抢救准备的前提下,可在CT引导下分次逐步拔除导丝及造瘘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