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性激素以及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性激素以及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性激素以及人体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中山市博爱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XA)检测腰椎2-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人体成分,根据测定结果分为正常组(n=83)、骨量减少组(n=59)和骨质疏松组(n=20).比较不同年龄段骨质疏松和肌少症的患病率,探讨BMD与性激素、人体成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 162例研究对象中骨质疏松20例(12.35%),肌少症15例(9.26%),不同年龄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99,P60岁年龄组患病率显著高于40~50岁和51~60岁年龄组(χ2值分别为4.993、5.198,均P0.029).三组不同骨密度患者血清FS H、L H、E2、DHEA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216~4.357,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FSH、LH水平均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t值为3.794~5.218,P<0.05),而骨量减少组患者血清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t值分别为2.425、2.963,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E2、DHEAS水平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t值为2.890~5.002,P<0.05),而骨量减少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值为2.786、2.976,P<0.05).三组患者人体成分BFM、BFP和BM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657、2.598、3.509,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和正常组(t值为3.012~4.063,P<0.05),而骨量减少组患者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值为2.379~2.954,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BMD与FSH、LH、BFM、BFP、BMC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值为-0.603~-0.811,P<0.05),而均与DHEAS、SMM、E2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563~0.60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绝经、产次(≥2次)、肌少症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值为2.035~3.014,P<0.05).结论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伴有不同程度的BMD下降,且与性激素、人体成分存在明显相关性,此人群易患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女性如无绝经激素治疗禁忌证,应适时进行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