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汉语言文学研究》 >“重建前提”与“返回现场”——文学研究的社会学/社会史转向及其利弊得失

“重建前提”与“返回现场”——文学研究的社会学/社会史转向及其利弊得失

         

摘要

在2005年出版了自己的博士论文《"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后,姜涛就转向了集中关注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青年"问题。根据他的自述,"当时主要的思路,是从某种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以沈从文为个案,在社会流动变迁与都市文化空间的背景中,呈现五四之后一代‘文学青年’的生成轨迹;同时,也希望在传统的文学形式分析中引入社会史的维度"。

著录项

  •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 作者

    李浴洋;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