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学龄期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疗效

学龄期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学龄期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改善作用,为建立我国学龄期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训练模式奠定基础.方法:共入组49例6~16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其中训练组30例,对照组19例,两组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对训练组患儿进行为期14周的社交技能训练,每周训练1次,每次90min,家长接受同期团体训练以了解患儿训练的内容.在训练开始前和训练14周结束时,分别对训练组和对照组患儿用异常行为量表评估患儿孤独症症状的变化程度.结果:训练组训练14周后,异常行为量表总分[(53.1±27.6) vs.(37.0±23.4)]和社会退缩[(14.6±8.7)vs.(10.0±6.6)]、不恰当言语[(3.8±2.7)vs.(2.8±2.7)]、情绪不稳[(12.3±8.9) vs.(7.5±6.3)]、刻板行为[(4.9±3.7)vs.(3.8±3.0)]、多动[(17.4±9.4) vs.(12.8±8.2)]等5个因子分均较训练前下降(Ps <0.05).训练前两组间异常行为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 >0.05),训练14周后训练组异常行为量表总分[(16.1±14.3) vs.(1.1 ±15.5)]和社会退缩[(4.6±6.2)vs.(-0.9±5.1)]、情绪不稳[(4.8±5.3)vs.(-0.7±4.3)]、多动[(4.6±5.5)vs.(0.8±6.0)]等3个因子的基线-终点减分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s<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并能够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情绪不稳和多动症状.对不恰当语言和刻板行为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年第5期|357-362|共6页
  •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10019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儿童精神病;
  • 关键词

    孤独症; 社交技能训练; 疗效; 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