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月刊》 >此“声”为风声,此“色”为月色——苏轼《前赤壁赋》释疑一则

此“声”为风声,此“色”为月色——苏轼《前赤壁赋》释疑一则

         

摘要

<正> 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为一篇典型的文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该赋以骈、散相间的语句,通过主客问答的表现手法,生动地传达出作者遭贬以后,由故作旷达到陷于苦闷,再由苦闷到解脱的心路历程。文末写人生的解脱之道在享受自然,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几句话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看,本无难解之处。大意是说,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侧耳一听,可闻风声;抬眼一

著录项

  • 来源
    《语文月刊》 |2000年第6期|12-12|共1页
  • 作者

    释名;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诗歌;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