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两宋理学“巧贼拙德”的涵蕴、诗歌表达及后世接受

两宋理学“巧贼拙德”的涵蕴、诗歌表达及后世接受

         

摘要

在北宋中期理学家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先民之“斥巧”,不是排斥或否定有关“技术”“技艺”“技巧”之“精熟”“熟练”“工巧”等,而是反对实践主体“作伪”“使用权谋”以及重视外在修饰、超越事物本身等做法。先民对于“巧”“拙”话语的使用惯例,伴随着北宋中期理学家登上文化舞台而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其显著标志,就是周敦颐在《拙赋》中把“巧”与“贼”、“拙”与“德”相联系,从而生成了可以被称之为“巧贼拙德”的重要理学范畴。

著录项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