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医药论丛》 >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细菌的类型和细菌耐药性的研究

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细菌的类型和细菌耐药性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感染细菌的类型及细菌的耐药性,为该病患者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56例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这些患者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等相关检验标本,并对其检验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按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采用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然后,使用WHONET 5.5软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的菌株的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本组患者的多个细菌感染部位中,腹腔感染的占比(占所有易感染部位的比率)最高,为25.32%;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19.55%)及尿路感染(占17.31%),而消化道感染的占比最低,为1.60%。在本组患者送检的检验标本中,共分离培养出312株病原菌。在这312株病原菌中,有212株革兰阴性菌、72株革兰阳性菌和28株真菌。在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的占比(占所有病原菌的比率)最高,为31.73%(99/312);在株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占比最高,为15.71%(49/312)。在分离出的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性,其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高于50.00%。在分离出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无耐药性;其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50.00%。结论 :在对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前,应首先对其发生细菌感染的部位、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综合性分析,然后再为其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