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找矿论丛》 >姬原西部延长组长61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特征

姬原西部延长组长61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岩相特征

         

摘要

针对姬原油田西部区块长61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成岩作用较复杂的问题,文章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资料分析手段,对其成岩作用和成岩相进行了研究.研究区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通过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和沉积相综合研究,划分出了4种主要的成岩相:弱压实—强溶蚀相;中等溶蚀—硅质胶结—高岭石充填相;中等压实—弱溶蚀相和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最后结合储层常规测井特征对各成岩相在剖面上分布规律、组合模式进行分析表明,研究区长61储层在剖面上的岩相组合模式主要有侧向封堵式、同心环式和纵向互层式.

著录项

  • 来源
    《地质找矿论丛》 |2018年第2期|264-271|共8页
  • 作者单位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E121.1;
  • 关键词

    姬原西部; 长61储层;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岩相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