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找矿论丛》 >胶东玲珑金矿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及其矿床学意义

胶东玲珑金矿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及其矿床学意义

         

摘要

cqvip:玲珑金矿作为胶东地区一个规模最大且最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历经多年的开采,其保有储量已不足以支持持续生产,深部及边部找矿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成因矿物学理论,通过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对矿区内的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胶东玲珑金矿中黄铁矿为亏硫型,根据其N(S)/N(Fe)值变化趋势,显示其形成温度由成矿前期至成矿期最后到成矿后期逐渐降低。2)胶东玲珑金矿中黄铁矿为富As特征,可作为找矿标志之一;Fe、Cu、Pb三种元素整体上呈迁入状态,随着流体的进一步运移,热液中的HS-等组分逐渐流失,进而导致Au(HS)2-络合物失稳而分解,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与此同时Au开始逐渐聚集并沉淀。3)黄铁矿的NiCo图解及As-Co-Ni三角相图显示,绝大部分黄铁矿都属于岩浆热液成因,黄铁矿w(Co)/w(Ni)均值为2.79,说明Au沉淀时的温度为中温。综上并结合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特征及蚀变带特征,认为玲珑金矿床为"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中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上述研究成果对玲珑金矿下一步的深部及边部找矿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