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扬子江文学评论》 >驶向“另一种地理”--论朱朱诗歌的内在经验

驶向“另一种地理”--论朱朱诗歌的内在经验

         

摘要

一人们总是偏爱用自己感到舒适的方式去看待世界。由于古往今来人类的天性几乎都相差无几,趋利避害、删繁就简、拈轻怕重、好逸恶劳向来都坐拥最大份额的赞成席,由此形成了一套“人性的、太人性的”思考方式和世界图景,在不同种族和文化中被接受和承袭下来,成为一种“自然正确”的视野。人们借此不断对眼前的现实进行解释和修补,也对这套视野自身进行着再生产。齐泽克(SlavojŽižek)在他一本不太好读的著作《视差之见》的开篇,就晒出一对习以为常的概念:主体和客体。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主体站在主动一边,客体站在被动的另一边,主动的主体作用于被动的客体,这本无可厚非。但齐泽克逆流而上,去追问这对概念深层的动词根源,结果令人瞠目。他发现:主体(subject)的内在姿态是屈从(submit),即屈从于不可避免之事(比如权力、命运、必然性等);客体(object)则是抗议(protest)、对抗(oppose)、制造障碍,它驱动、骚扰主体,甚至反对和拒绝主体,从而让他们留下精神创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