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演变对土壤粒径分布及蓄水性的影响

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演变对土壤粒径分布及蓄水性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侵蚀作用对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表层土壤的影响,为该区土壤资源合理运用和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不同发育程度侵蚀沟为研究对象,对切沟沟头的沟坡和沟底土壤的粒径分布及蓄水性进行定量描述。[结果]①不同深度处土壤容重、最大吸持贮水量、最大滞留水量、总库容、死库容、最大有效库容差异显著(p30 min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3者在不同编号沟道的A 2—A 4间随土层的加深,入渗性能下降。在20—40 cm层A 1—A 4的入渗特征均表现为:CK(对照)>A 1>A 4>A 2>A 3,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随着侵蚀沟的发育,土壤入渗性先下降后上升。③侵蚀沟的发育是黏粒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黏粒所占比例在0—40 cm层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砂粒所占比例在0—20 cm土层先减小,后增大,呈粗骨化趋势。④土壤退化指数在0—20 cm层表现为:A 1>A 2>A 3>A 4。随侵蚀沟的发育,土壤退化程度加剧,A 4土壤退化最为严重。[结论]不同深度的土壤剖面差异是造成黑土土壤物理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随着侵蚀沟的发育,0—20 cm层土壤蓄水性能减弱,土壤退化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