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脏杂志》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展望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展望

         

摘要

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VD)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CAVD患病率预计将上升。三分之一老年人的超声心动图或X线检查发现主动脉瓣钙化的证据,是CAVD早期的亚临床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年龄、性别、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和II型糖尿病都是CAVD的危险因素。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是该病进展的最严重形式,而且有2%>60岁的人受到主动脉狭窄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施行手术干预是必需的。在CAVD的临床进展的阶段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在最初阶段,发病机制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其特征是基底膜破裂,炎症反应、浸润、脂质沉积、钙化。骨桥蛋白在钙化主动脉瓣膜上的表达表明出现了病理性钙化,同时钙化瓣膜中有骨的形成。钙化的矿物质沉积在心血管软组织可破坏这些组织的正常生物力学功能,导致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风并发症。本文重点阐述了CAVD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