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酶法处理短棒状杆菌的效果分析

酶法处理短棒状杆菌的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酶法处理短棒状杆菌(Enzyme-digested Corynebacterium parvum product,ECPP)的效果。方法采用热灭活、超声、Pronase酶消化等方法处理短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CP),电镜观察其结构,并测定其蛋白、多糖及核酸含量。将BALB/c纯系小鼠、青紫蓝家兔和NIH小鼠均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CK,0.9%NaCl)、短棒状杆菌制剂(C.parvum product,CPP)组(1 000μg/ml CPP)、低剂量ECPP组(ECPPⅠ组,500μg/ml ECPP)和高剂量ECPP组(ECPPⅡ组,1 000μg/mlECPP),观察BALB/c纯系小鼠脾激活情况、异常毒性及血清IL-2、IFNγ及TNF-α的水平,青紫兰家兔热原反应,NIH小鼠抑瘤效果。结果电镜观察可见,与热灭活的CP相比,ECPP细胞壁外围厚度明显变薄,细菌内部结构无明显变化;ECPP的蛋白、多糖及核酸含量较CPP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CPPⅡ组小鼠的脾激活指数为2.96,能抑制艾氏腹水瘤,存活率为80%,热原试验合格,异常毒性试验显示其体重增长较CPP组显著,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L-2、IFNγ及TNF-α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结论酶法处理短棒状杆菌制剂可降低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免疫调节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