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摘要

背景与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其中,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PH)是一种局限性区域性的门静脉高压症。部分患者PPH代偿较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检查时发现存在脾大等情况,只需内科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访即可;对于出现PPH相关症状的患者,目前推荐行脾脏切除术。然而SAP合并PPH的患者,其全身一般情况较差,炎性水肿和腹腔感染较重,行脾脏切除术有加重感染和出血的风险,针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缺少一定的推荐及共识。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有症状的SAP合并PPH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处理的指征、时机和流程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14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例SAP合并P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采用PSE治疗PPH的临床诊疗经过及预后,观察患者PPH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实验室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情况、是否有PPH症状再发。术后3 d与1、3、6个月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进行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15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肠内营养等治疗。患者行PSE至AP发病时间相差较大,中位时间为487 d。PPH相关的临床症状指:脾功能亢进、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5例患者中,5例仅有脾功能亢进,8例仅有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合并存在以上两种症状。患者脾脏栓塞面积的中位数为60%。7例患者存在脾功能亢进,术后外周血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6个月时,患者血细胞计数基本恢复正常。8例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术后呕血、黑便症状、胃底静脉曲张明显缓解。2例患者并发脾脓肿,予以抗生素治疗并行经皮脾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治疗后好转拔管出院。随访1年时间,15例患者均存活且未再发生相关临床症状及并发症,SF-36生活质量量表结果显示,患者出院1年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提高(均P<0.05);脾亢患者的三系基本恢复正常;既往存在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其呕血、黑便的症状也未再出现。结论:对于SAP合并有症状的PPH患者,在合理把握手术指征和时机的前提下,PSE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