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 >伊斯坦布尔的“呼愁”试探──读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伊斯坦布尔的“呼愁”试探──读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摘要

瑞典文学院在授予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赞他"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这部回忆录性质的作品中,帕慕克用土耳其语将这种忧郁称为"呼愁",认为这是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文化特点。从现实层面看,西方旅人的建构与伊斯坦布尔全盘西化的现实是"呼愁"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伊斯坦布尔市民与政府对"土耳其性"有意无意地肯定、坚持与发展,也是"呼愁"形成的重要原因。西化与土耳其性在伊斯坦布尔既对立、矛盾,又交错、渗透,构成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然而,全盘西化和土耳其性都有其局限与不足,因而也就无法消除伊斯坦布尔的"呼愁"。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超越其上,构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