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流动力学生物学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尿流动力学生物学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尿流动力学、生物学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92例女性OAB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观察组采取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予以玻璃酸钠膀胱灌注治疗,所有对象均连续治疗4周。两组治疗前后记录排尿日记[主要观察平均尿量、夜尿次数及急迫性尿失禁(UUI)次数变化],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主要观察膀胱初始尿意感容量(VFDV)、最大静态尿道压(MUP)、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尿液中生物学标志物[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运用King健康问卷(KHQ)对被调查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定。最后汇总两组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平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夜尿次数和UUI次数则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排尿日志相关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FDV和Qmax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而MUP和PVR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VFDV和Qmax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大[(182.45±38.57)ml vs.(136.56±30.46)ml,(17.34±2.65)ml/s vs.(14.22±2.12)ml/s,P<0.05],MUP和PVR则均显著更小(P<0.05)。两组治疗后尿液NGF和BDNF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尿液NGF和BDN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21.38±4.06)ng/L vs.(28.34±5.24)ng/L,(18.04±2.45)ng/L vs.(24.55±3.01)ng/L,P<0.05]。两组治疗后KHQ中总体健康感受、排尿症状严重性、行为受限及运动受限等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均以观察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所有对象均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应用行为治疗联合玻璃酸钠膀胱灌注治疗女性OAB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尿流动力学,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可能与该治疗方案显著下调患者体内NGF和BDNF的表达水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