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学校卫生》 >低年级小学生男女性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

低年级小学生男女性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

         

摘要

目的分析厦门市低年级小学生男、女性特质得分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为儿童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提供政策建议和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筛选厦门市2所小学的823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儿童性别角色量表(CSRI)调查小学生男女性特质得分,通过简化版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获得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态度和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男、女性特质得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联。结果低年级男、女生的男性特质得分分别为2.82(2.41,3.24)分和2.82(2.47,3.18)分,女性特质得分分别为2.87(2.40,3.20)分和3.13(2.73,3.47)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程度在男、女性特质得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父:Z/H值分别为44.61,37.24;母:Z/H值分别为41.68,46.64,P值均<0.05)。在男生中,增加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过分干涉均可提高男、女性特质得分,增加母亲拒绝和否认会降低男性特质得分。在女生中,增加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可提高男、女性特质得分,而母亲的过分干涉的增加会降低男性特质得分(P值均<0.05)。结论父、母亲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男、女性特质得分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父母需要增加情感温暖理解的积极教养方式,减少拒绝和否认、过分干涉等消极教养方式,可以更好地促使小学生男、女性特质的良性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