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黄河三角洲不同生境下芦苇磷的累积和分配过程

黄河三角洲不同生境下芦苇磷的累积和分配过程

         

摘要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磷(P)的累积和分配过程的影响,于2016年5—11月,选取新生芦苇湿地和退耕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芦苇植物体各器官与枯落物的生物量和P含量.结果表明:①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内芦苇各器官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征,枯落物生物量符合指数型增加模型,退耕湿地内的芦苇生物量高于新生湿地.②生长期,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内芦苇各器官P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叶>茎>根;衰退期,芦苇各器官P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为:根>叶>茎.叶和茎中P含量波动变化较为明显.两种生境条件下,芦苇地上和地下部分P储量比例在各时期差异不明显.根不仅是芦苇生长季后期P的主要累积器官,还是其整个生长季中主要的P储库.③生长季初期,退耕湿地内芦苇的生长速率(AGR)和P累积速率(R_(P))均处在较高水平,出现季节性淹水后开始下降.由于潮汐和淹水影响,新生湿地内芦苇的AGR和R_(P)变化相对剧烈.滨海湿地生境对芦苇生物量、P含量、累积量、累积速率和分配潜在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