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左室造影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发生的评价

左室造影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发生的评价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室造影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左室重构发生的评价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左室造影投影系统计算出心肌梗死 (MI)急性期及恢复期左室容积指标 ,根据左室容积指标将患者分为重构组和非重构组 (均为 2 0例 ) ;用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用99m 锝心血池扫描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用2 0 1铊心肌血流扫描测定梗死的面积积分 (ES)和重症度积分(SS)。结果 :重构组恢复期左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均显著高于非重构组 (P <0 .0 1) ,亦显著高于该组急性期左室容积 (P <0 .0 1)。重构组急性期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急性期及恢复期肺小动脉嵌压、恢复期左室舒张末压力以及恢复期ES和SS均显著高于非重构组 ,而LVEF显著低于非重构组。重构组恢复期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舒张末期容积与LVEF之间存在有意义的相关关系 (r =- 0 .72 ,P <0 .0 1;r =- 0 .6 7,P <0 .0 1)。结论 :AMI后进行左室造影能较准确地评价左室重构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发生左室重构的患者其心肌坏死量较大 ,且其恢复期左室功能显著降低。恢复期左室功能与左室容积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