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马克思超越“主体形而上学”的内在理路

马克思超越“主体形而上学”的内在理路

         

摘要

西方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哲学"实际上是"主体形而上学","主体"作为自我意识的自我是一种自足的实体,是一种抽象化的"主体"。"主体形而上学"的这种深层缺陷遭到当代哲学的批判。当代哲学家们对"主体性"问题的反思和批判,主要是针对其内在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及其造成的抽象化的主体,目的是克服其独断性、抽象性和孤立性,但是他们由此所提出的"主体性的终结"又陷入另一种抽象性与独断性。马克思超越了包括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在内的整个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终结了"抽象主体性",确立了"具体主体性"。对于马克思来说,主体不再是自我意识或自我,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历史性个人。马克思在对主体形而上学的解构过程中重构了主体性,完成了对传统主体概念的批判和扬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