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基于定量CT探讨内脏脂肪面积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定量CT探讨内脏脂肪面积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研究

         

摘要

目的 基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体检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QCT、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的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一般资料、生理、生化等信息。将研究对象的VFA按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向后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VFA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 (1)共纳入研究对象2 645例,检出颈动脉斑块者(斑块组)1 230例(46.5%),其中男性685例(51.66%),女性545例(41.32%)。与无颈动脉斑块者(对照组)相比,斑块组的年龄、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均较高(P<0.05)。(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男性、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VFA是颈部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各OR>1,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论调整何种混杂因素,VFA均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各OR>1,各P<0.05)。在模型4中,调整性别、年龄、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等因素,Q3组和Q4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是Q1组的1.73倍(95%CI=1.25~2.39)和1.71倍(95%CI=1.15~2.55);在男性中,Q3组和Q4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是Q1组的1.67倍(95%CI=1.17~2.40)和1.79倍(95%CI=1.12~2.86);女性VFA的四分位数分组数据中,未发现和男性类似的趋势(P>0.05)。结论 男性VFA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正相关,科学防控VFA可能是预防颈动脉斑块的有效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