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祖国医学对急性乳腺炎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急性乳腺炎的认识

         

摘要

<正> 关于急性乳腺炎的病名,在祖国医学中有“乳痈”、“妒乳”、“吹乳”、“乳发”、“乳毒”“乳疽”等记载。《内经》中有“痈疽”专论,提出气血淤滞形成痈,“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说明外科化脓性感染疾病的发病和临床表现特点。汉代华佗《神医秘传》载:乳痈“……初起,时发寒热,先痛后肿……贝母三钱,天花粉一钱,蒲公英一两,当归一两,生甘草二钱,穿山甲一片为末,水煎服……”。这是最早期对急性乳腺炎及其治疗的描述。这种治疗“乳痈”的清热活血、通乳散结的方法和药物,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现在用于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仍颇有效果。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281年)对“妇女乳痈妒肿”采用外治疗法,并指出:“凡乳汁不得泄,内结名妒乳,乃急于痈。”首先提出了乳汁郁

著录项

  •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82年第3期|55-57|共3页
  • 作者

    尚德俊;

  • 作者单位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