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层学杂志》 >长江三峡地区震旦系的微体植物化石

长江三峡地区震旦系的微体植物化石

         

摘要

<正> 1980年,笔者同余汶、钱逸、王宗哲、侯先光、赵自强等在宜昌莲沱的王丰岗,南沱至石牌村以及秭归县庙河震旦系剖面采集了岩样(图1)。莲沱砂岩和南沱冰碛层中的化石贫乏,仅发现球形疑源类Leiominuschla sp.Protoleiosphaeridium spp.以及一些微体植物残片。陡山沱组微体植物类型多样化,数量可观。有疑源类(acritarchs)的刺球亚类(Acanthomorphitae)的分子,如微刺藻(Micrhystridium),波罗地藻(Baltishaeridium)和毛发藻(Comasphaeridium)等,其中Micrhystridium的数量多至千万计。有晚前寒武纪常见的球形亚类(sphaeromorphitae)的分子外,出现许多具有各种裂口、开口及至口盖的疑源类属种,如Leiosphaeridia?operculia sp.n.,Stictosphaeridium?apertum sp.n.,Paiaeostomc cystis angoformis,Eoaperturilites monoscissus gen. et sp. n., Eo. gonostomus gen. et sp. n., Tasmanites? sp. A。

著录项

  • 来源
    《地层学杂志》 |1986年第4期|262-269321|共8页
  • 作者

    尹磊明;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