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震科学进展》 >地震对策中的某些地震学问题

地震对策中的某些地震学问题

         

摘要

地震学前兆虽然很多,但今日能用于短临预报决策的主要是中小地震的突然活跃以及密集后的突然平静现象。对于强余震的预报还要考虑到地震序列的衰减特征。静态震害预测基于土质、地下水深浅和地形等对振动的响应特征;动态震害预测基于前兆所反映的水位升降、断层蠕滑、前震和气象因素等。对我国历史上大震研究的经验表明,大振动前刻有小动,这是群众临震急避的地震学依据。大震发生后即迅速定出震中、震级和极震区分布是快速救灾和最佳部署物资和人力的关键。对于极震区分布的速判可用地震地质、史例、前兆场、震源机制和直接侦察等方法。如大震发生于较深的近海地区,则用横波 SV 和 SH 分量之比以及两种面波振幅之比判断有无海啸。地震波加速度谱中的较大值与人的胸部内脏易于共振,这是医疗对策方面要考虑的。在重建家园方面,可利用统计法、热传导法和断层滑动速率法确定抗震烈度。

著录项

  • 来源
    《地震科学进展》 |1985年第2期|12-1431|共3页
  • 作者

    郭增建;

  • 作者单位

    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