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震科学进展》 >震后速报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震后速报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摘要

本文详细论述了安徽省蚌埠市铁路中学测报站震后速报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首先论述了震后速报的社会意义,认为群众性测报站如能在有感地震发生后尽速提供基本准确的震中位置和震级,这对及时安定人心,减少地震损失将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探讨了当专业地震台上记录饱和出格时,该测报站单台利用其低放大倍数的地震记录图及许多地点用电话报来的口头震感报导,进行综合速报方法的理论依据,包括速算震源距、速算震级和确定震中位置的综合方法等具体步骤;第三,介绍了1983年11月7日山东省菏泽5.8级和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6.2级两次地震后的成功速报及其取得的良好实际社会效果,为此先后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表扬,以及某些报刊作了有关的报道;文章最后在建议中认为,凡配有76型简易地震仪的单位都可以在今后发生中强以上近震的震后速报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地震科学进展》 |1985年第6期|1-430|共4页
  • 作者

    张同济;

  • 作者单位

    蚌埠市铁路中学测报站;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