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主体:在自我性与社会性之间——马克思的主体实现论检思

主体:在自我性与社会性之间——马克思的主体实现论检思

         

摘要

通过哲学之思获得的可靠自我,能否普遍化到所有社会个体身上?从这个角度看,马克思不是在向传统哲学挑战,而是在向更传统(即比柏拉图更早)的苏格拉底哲学的恢复。不管是在近代主体论意义上还是在社群主义的意义上理解"社会性",不同层面和维度上的社会性对主体性的支撑都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马克思区分了两种不同维度的主体性实现:着眼于主体的普遍性、同一性维度上的实现,和着眼于主体的特殊性、个性维度上的另一种实现。普遍性的实现是个性实现的基础,社会性首先是主体性的一种实现,而不是挫折、扭曲或异化。不能一味地诉说社会性对个体性构成一种压迫,同一性逻辑对个体构成强制,而应该从不同维度上综合性地看待主体性的存在结构和实现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