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凤鸟与中国艺术精神

凤鸟与中国艺术精神

         

摘要

"凤鸟"作为中国信仰体系中的族群性概念,它不仅是艺术实践领域的重要意符,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深层建构者。从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及有关"传说时代"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确定凤鸟崇拜在华夏信仰中具有共通性。随着"凤鸟"逐渐从天地信仰体系向艺术信仰体系的滑移,其对时间性艺术(如乐舞、音乐文学)和空间性艺术(如绘画、建筑)发生了全面影响,从而促进了中国艺术精神中"凤鸟模式"的形成。"凤鸟模式"对中国艺术、美学产生影响的根源在于:凤鸟与天地的关系,促进了"艺以象德"与"艺以适性"两种艺术主题的形成;凤鸟呈现出来的理想化形式美,构成了催动艺术发展、完善的重要"形式因";凤鸟对"和谐"的艺术理想、"感物"的艺术发生观以及"动天地,感鬼神"的艺术功能论的形成,都具有理论层面的原型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