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输血杂志》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成分输血及部分输血反应分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成分输血及部分输血反应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s,MDS)患者输血及输血反应以实现单病种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MDS输血患者诊疗信息,包括成分输血(悬浮红细胞和/或单采血小板)及输血反应。结果799例MDS患者平均输注红细胞(27.46±43.11)单位,血小板(16.41±24.81)单位,输血量与性别和血型无关。输血反应发生率18.27%(146/799)。最常见的依次为迟发性血型血清学反应(delayed serologic transfusion reaction,DSTR)9.01%(72/799)、非溶血性发热反应4.76%(38/799)和过敏反应4.38%(35/799)。与全体入组输血患者相比,DSTR女性多见(P<0.05),年龄较大,RBC用量较高(P均<0.01);86.11%为Rh系统(62/72),40.28%含有≥2个抗体(29/72);部分患者DSTR产生时间与RBC输注量无关。结论MDS输血患者人均输血量高、输血反应尤其是DSTR风险较大。建议为MDS患者制定严格限制输血计划,并使用Rh表型匹配红细胞血液制品。探讨MDS患者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有助于为DSTR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措施并可适当调整抗体筛查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