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曲学》 >梆子腔源流考

梆子腔源流考

         

摘要

梆子腔,又名"秦腔""乱弹腔",因以梆子作为击节乐器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早在明万历年间,梆子腔即以"西秦腔"的名目见于《钵中莲》传奇。康熙四十七年(1708),孔尚任写的《平阳竹枝词·乱弹词》中曾有:"乱弹曾博翠华看,不到歌筵信亦难。最爱葵娃行小步,氍毹一片是邯郸"的记载。可见,梆子腔最迟在康熙中叶就已经非常成熟了。(1)关于梆子腔的源流和形成,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引起关注,严长明、焦循以及清末民初的徐珂等都做过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