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儒家交往行为美学新解——中国古代交往行为美学的理论进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儒家交往行为美学新解——中国古代交往行为美学的理论进路

         

摘要

秉承互文性语境阐释法,结合《学而》篇上下文语境,乃至结合以《论语》为核心的儒家仁学要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彰显的,即是符合儒家礼乐仁学的伦理性交往行为和与之相伴随的仁爱在心情感心性结构的仁乐体验,是伦理交往之乐与审美交往之乐的统一,其理论内涵由三个层面构成:以"以文会友"的审美交往行为为中介实践形式所彰显的伦理交往和审美交往的统一;以仁乐为审美情感体验所彰显的伦理交往之乐与审美交往之乐的统一;以仁和为审美境界所彰显的伦理交往之乐和审美交往之乐的统一.无论从哪个层面而言,仁爱在心的情感心性结构及其仁乐的情感体验都是核心要素.要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儒家交往行为美学的理论内涵是通过仁(交往行为、仁爱在心的情感)—仁乐(仁爱在心的愉悦快乐)—美(审美交往和审美愉悦)建构起来的伦理交往之乐和审美交往之乐的统一.它可以具体化为三种逻辑达成式:仁—文—美,仁—乐—美,仁—和—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儒家交往行为美学的理论内涵最终呈现出中国古代交往行为美学建构的理论进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