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影像》 >CT显示胃癌病灶体积、强化程度、病理指标与胃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CT显示胃癌病灶体积、强化程度、病理指标与胃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CT显示胃癌病灶体积、增强前后强化差值、组织分化程度、免疫组化指标与胃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CT征象及病理指标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CT图像,测量CT图像上病变体积、增强前后强化差值,术后评估病变的分化程度,p53、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水平及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按是否有胃周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在CT显示胃癌病灶体积、强化差值及病理指标方面的差异。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筛选以上参数中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并对独立因素与转移淋巴结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计量预测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选出最佳预测界值。结果36例患者手术证实胃周淋巴结转移,余21例未见淋巴结转移。转移患者病灶的CT体积[(33.0±25.0) cm3]显著大于无转移患者[(33.0±25.0)cm3 vs.(6.4±4.4)cm3,P<0.05],但两者强化差值无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患者病变的EGFR阳性率(24/36)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9/21)(P<0.05),但两者Ki-67和p53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表明,仅有肿瘤体积及分化程度可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且肿瘤体积与转移淋巴结数量呈显著正相关,6 cm3为肿瘤体积对转移淋巴结的最佳预测界值(灵敏度100.0%,特异度87.5%)。低分化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数也显著高于中分化患者(P<0.05)。结论CT上胃癌病灶体积及组织分化程度与胃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有助于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著录项

  • 来源
    《上海医学影像》 |2014年第4期|297-301|共5页
  • 作者

    刘晓航; 周良平; 彭卫军;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系;

    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系;

    上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系;

    上海 20003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445.3;
  •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胃癌; 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