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药物干预恢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药物干预恢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药物干预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恢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后对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 30例(年龄64.8岁±11.38岁,男22例,女8例)符合 WHO 1999年原发性高血压标准,并经动态血压检查定义为非杓型的高血压患者(非杓型组)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自身对照交叉试验法,在总剂量及药物种类(硝苯吡啶缓释片及依那普利)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用药时间加强夜间降压恢复杓型节律(a处理)或按常规的日间降压不恢复(或保持)杓型节律(b处理).第一阶段两组分别接受其中一种处理,第二阶段分别接受另一种处理.用放免法同步测定每一处理前后的夜间(2:00)、日间(8:00)血浆ET并复查动态血压.同期的健康体检者45例(健康对照组)以及21例同期住院的杓型高血压患者(杓型组)作为对照组.比较非杓型组血压昼夜节律恢复后前后ET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ET均显著增高[分别为(97.93±11.67)mmHg vs (92.00±7.34)mmHg;P=0.017;(96.96±12.31)mmHg vs (77.82±6.35)mmHg;(85.25±26.97) pg/mL vs (59.32±27.61) pg/mL;(78.62±31.17) pg/mL vs (49.89±23.64)pg/mL;P均<0.01].血压恢复杓型后,夜间平均压及夜间ET显著下降(P<0.01),日间平均压及ET下降不显著.与杓型相比,非杓型组白天及夜间ET有增高趋势[分别为(85.25±26.97)pg/mL vs (73.22±35.97)pg/mL,(78.62±31.17)pg/mL vs (67.19±35.99)pg/mL],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分别为0.17、0.23),非杓型组治疗前后夜间ET/日间ET比值(Ue值)下降值与夜间平均压的下降值有正相关关系(两个阶段分别为:r=0.36,P<0.05;r=0.31,P<0.05).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平均血压及ET明显增高,药物干预使其恢复杓型血压昼夜节律后能显著降低夜间平均血压及ET,从而降低全天的ET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