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大学理念与国家创新体系──民国高教史给我们的启迪

大学理念与国家创新体系──民国高教史给我们的启迪

         

摘要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大学担当着崇高的使命,理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但中国的大学体制有三大弊端:(1)大学欠缺尊严;(2)大学的理念偏狭;(3)大学的操作僵死。民国史上大学教员薪俸相对优厚;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包括竺可桢、梅贻琦等教育家深具较健全的大学理念;教育家以通才教育为目标,培养基础宽厚、创新能力极强的人才。 中国现代大学的重构,应继承民国史上这一宝贵的大学传统。高薪养教并提高教员的社会地位,确立现代大学的理念,教育官应转变为教育家,大学应转变为涵盖文、法、商、理、工、农、医七大门类中甚至四大门类的真正综合性大学,确立通才教育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