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南禅三偈

摘要

甲、问题缘起 胡适曾经以历史学家的冷静眼光判定:慧能自呈心偈与神秀斗法,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而是慧能弟子精心编造的传奇故事。这对我们浪漫的好奇心,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挫伤。大失所望之后我们开始理智地考虑:慧能故事的编造者既在编造慧能,更在编造他们自己;黄梅东山比试心偈的虚假故事背后,隐含的是慧能岭南弟子与神秀京城高足生死较量的历史真实;神秀所作心偈与其说是神秀北禅的思想,勿宁说是慧能南禅“所了解的”神秀北禅的思想;慧能所作心偈与其说是慧能的思想,勿宁说是慧能弟子“所了解的”慧能的思想,与其说是慧能一个人的思想,勿宁说是慧能整个南禅的思想,是慧能整个南禅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明见于此,在本文,“慧能心偈”与“南禅心偈”,大体上是作为同一概念使用的。 大约成书于中唐的《坛经》敦煌本,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坛经》的最古本。见载于敦煌本《坛经》的慧能心偈有两首。其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其二:“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自《坛经》第二古本北宋惠昕本开始,敦煌本《坛经》所载慧能心偈两首即被合并成一首,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这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