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浙江省金华地区并殖吸虫自然宿主调查及虫种鉴定

浙江省金华地区并殖吸虫自然宿主调查及虫种鉴定

         

摘要

目的调查浙江省金华地区并殖吸虫自然中间宿主和终宿主感染情况,并确定并殖吸虫虫种地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金华市的9个区(县)中,各随机抽取3个乡镇(街道),共27个调查点。现场采集标本,剖检淡水螺类,检查并殖吸虫尾蚴感染情况。以双筛水洗法检查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从囊蚴检查阳性的调查点收集猫、狗和溪边山坑的流浪猫粪便,以水洗沉淀法检查并殖吸虫虫卵。用分离自溪蟹的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家犬获取成虫。测量尾蚴、囊蚴、虫卵和成虫的大小。提取成虫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殖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COI)和核糖体DNA第二间区(ITS2)的基因,测序后用BoiEdit软件分析其与其他11株并殖吸虫的同源性,利用MEGA软件构建种系发生树。结果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和琅琊镇与武义县白姆乡均发现并殖吸虫,第一、二中间宿主分别是放逸短沟蜷和浙江华溪蟹。婺城区沙畈乡的螺类和溪蟹的感染率分别为0.2%(2/1 088)和76.7%(46/60),溪蟹的感染指数为2.0。琅琊镇的螺类和溪蟹的感染率分别为0.1%(1/1 683)和53.0%(32/60),溪蟹的感染指数为0.9。武义县白姆乡的螺类和溪蟹的感染率分别为0(0/575)和30.0%(18/60),溪蟹的感染指数为0.1。沙畈乡和琅琊镇各在1份流浪猫粪便中检出并殖吸虫虫卵,检出率分别为8.3%(1/12)和0.6%(1/17)。金华市并殖吸虫尾蚴、囊蚴、虫卵和成虫的大小以及形态与卫氏并殖吸虫基本一致。PCR结果显示,COI和ITS2片段大小分别为390bp和363 bp,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11株卫氏并殖吸虫的同源性分别为88.2%~98.2%和86.5%~88.1%。在种系发生树上,金华地区的并殖吸虫位于福建闽清和日本Mie与Chiba地理株之间,与前者最为接近。结论浙江省金华地区存在自然感染并殖吸虫的螺、蟹和家猫宿主,虫种为卫氏并殖吸虫,在进化和亲缘关系上与福建闽清卫氏并殖吸虫非常接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