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郯庐断裂带金伯利岩的构造意义

郯庐断裂带金伯利岩的构造意义

         

摘要

郯庐断裂带形成的时间问题历来争论较大,其断裂深度一直也没有较好的方法确定。笔者试图从新的角度作一尝试,通过金伯利岩提供的构造信息对这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探讨。 1.郯庐断裂带与金伯利岩浆活动的关系该断裂带中段和北段广泛分布有受断裂带控制的金伯利岩。而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金伯利岩均出现于稳定的克拉通地区,且金伯利岩岩墙具有非常稳定的宽度(1~3.m),只有用裂隙侵入的方式才能解释金伯利岩浆从深处向地表的快速上侵。上地幔橄榄岩固相线温度随压力(深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正常克拉通地区地温情况下,上地幔中不可能达到地幔岩石的熔融温度,然而断裂作用为深部富含不相容元素的C-H-O流体加入到地幔中提供了通道,引起地幔富集作用,使地幔密度和粘度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