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微体古生物学报》 >澳大利亚Otway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英文)

澳大利亚Otway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英文)

         

摘要

一个白晚垩世的介形类化石组合首次被发现在 Otway盆地的钻孔中。化石产于 Eum eralla组的灰色砂泥岩中。 Eum eralla组是依据孢粉材料而确定其时代为早白垩世 ,即相当于 Barrem ain- Albian阶。介形类化石包括 10属 :Cytherelloidea sp.1,Bairdia cf.austracretacea Bate,B?sp.juv.?,Eucythere?sp.,Cydocypris sp.,Darwinulacf.contracta Mandelstam,D.?sp.1,Cyprois sp.,Talicypridea sp.,Zigiphocypris sp.,Eacyprissp.及 Candonasp.。它们代表一个中、新生代混生的面貌 ;其时代应为晚白垩世。依据生态的差异 ,介形类化石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合 :海陆混合相和淡水—半咸水相。前者包括 Cytherelloidea和 Bairdia见于 Crayfish1A钻孔中 ,而后者 Dar-winula,Ziziphocypris和 Cyclocypris产于 Penola1和 Katnook2钻孔中。海相属 Cytherelloidea和 Bairdia发现在5 40 .4- 5 43.1m(Eumeralla组井深 195 7- 477m在 Crayfish 1A钻孔中 ) ,代表着 Eum eralla组上部发生的一个晚白垩世海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