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学报》 >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RBP4的影响

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RBP4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RBP4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中的表达,并探讨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与实验组(45只)。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实验组大鼠饲喂改良以后的高脂饲料,制作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饲喂24周。造模成功后,将实验组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茵陈五苓散1.28 g·mL^-1组、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和辛伐他汀对照组。每组大鼠进行灌胃,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肝质量、体质量、肝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RBP4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大鼠的TG、LDL-C、体质量、肝指数、肝质量、TC、RBP4的表达均升高(P<0.01)。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较,辛伐他汀对照组、茵陈五苓散1.28 g·mL^-1组和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大鼠各指标的表达均降低(P<0.01)。与辛伐他汀对照组比较,茵陈五苓散1.28 g·m L^-1组各指标均降低(P<0.01),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除体质量外,其余各指标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肝组织病理变化改善,且茵陈五苓散1.28 g·mL^-1组的改善结果优于茵陈五苓散0.64 g·mL^-1组和辛伐他汀组。结论:茵陈五苓散可通过调节大鼠RBP4的表达水平,改善脂代谢,减缓脂肪变性程度,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少细胞变性,进而保护肝组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