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文学中的中美商都比较——德莱塞与张欣笔下的纽约与广州

文学中的中美商都比较——德莱塞与张欣笔下的纽约与广州

         

摘要

德莱塞的《我哥哥保罗》与张欣《对面是何人》分别以纽约和广州为背景,写两个为"演艺梦"而狂的人生故事。相比而言,德莱塞的城市写作意识是超前或理性上自觉的,张欣对广州的小说呈现则具有一种道德情感性更强的半自觉。这既体现了两个现代商都的发展阶段差异,也折射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现代人格形成。两位作家都运用了矛盾叙述和夹叙夹议的方法,重点关注被商业气息尽染的城市空间和极易遭遇"突变"的现代人生。他们最可贵的相似之处,在于都特别地强调一个重要问题,即被经济活动"解放"了的现代人,是否真能把握好"幸运",让自己配得上这么多财富、机遇和亲人的关爱?对这两部城市小说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城市文学的特点和得失,以及文学如何积极参与了现代城市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