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王淦昌先生与中微子

王淦昌先生与中微子

         

摘要

在粒子物理学的历史中,中微子是“基本”粒子家族中特别神奇的一员。从泡利1930年提出中微子可能存在的假说和费米1934年提出划时代的β衰变理论以后,围绕着它的理论和实验工作很多,其中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直接验证它的存在。关于这个问题,在1934至1941年间文章很多,可是都没有抓住关键,这是因为中微子不带电荷,不易直接用探测器发现,而且它几乎完全不与物质碰撞(譬如,可以自由地穿过地球),很难抓到踪迹。1941年10月王淦昌先生在浙江大学(那时正值抗日战争,浙江大学避难在贵州遵义、湄潭)写了一篇短文,提出用K电子俘获的办法寻找中微子。这是一篇极有创造性的文章,在确认中微子存在的物理工作中,此文一语道破了问题的真谛。此后的十余年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