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艺理论研究》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对文学的积极影响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对文学的积极影响

         

摘要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认为天之生人是实现天之意志 ,人是天的缩影 ,认为天具有道德和情感 ,宣扬“君权神授” ,但又以谴告论表达了对君权的限制。董仲舒虽消减了先秦儒家的原始民主精神、人道意识 ,但转换角度看 ,却可以认为这无害于将人的地位提高到与宇宙天地相并 ,实际上是另一种意义的挺立起人本精神 ,用天的仁义推之于民 ,是发扬了孔子“仁者爱人”的伟大命题 ,使统治者不能完全忽视人民的呼声 ,多少要以仁者之心关注人民的呐喊 ,使现实主义的文学有了生存的土壤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诗》的美刺传统。天人感应论为自然意义的天加上了道德属性 ,交通天人 ,也使道德内容和道德批评成为文学的重要课题 ,对形成文学批评重视道德取向的民族传统 ,有很大的推助 ,对先秦以来的“山水比德”有所发展 ,汉代盛行的凤动教化说也与之很有关系。天人感应所促生的生命哲学在三方面影响了文学 :抒情性 ,对主客体关系的重视 ,“同类相动”之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